长丰概况
长丰,地处安徽省中部,居合肥、淮南、蚌埠三市之间,县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辖14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建县于1965年,取“长治久安,人寿年丰”之意而得名。建县伊始,长丰是后天不足的年轻县、旱涝频发的多灾县、结构单一的农业县,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县50多年来,长丰历经了“前30年治穷、中间10年探索、近10多年快速发展”几个阶段,脱掉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16年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99位。2017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继续争先进位,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87位,同时进入投资潜力百强县第76位、创新创业百强县第70位。同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平安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69亿元,增长8.2%;规上工业总产值901.12亿元,增长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82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投资308.96亿元,增长17.8%;财政收入55.14亿元,增长1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11亿元,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5亿元,增长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90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96元,增长9%。 合肥北部门户。县域整体位于省会合肥市北部,初步形成双城引领、双轴联动“双城双轴”的发展格局,是省会辐射皖北的“桥头堡”,合淮同城化的“承接地”。围绕北城、县城两个核心,沿合淮路、合水路两条发展轴,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功能配套齐全的特色乡镇。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在县域设有2个客运站,全国唯一。合徐高速、合淮阜高速、滁淮高速、北三环高速形成覆盖县域“井”字型高速网,7个高速道口通达便捷。 皖中乐活之城。合肥北城作为合肥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创业的新高地、安徽中北部人居的新中心、合肥新白领的“乐活之城”。阜阳路高架、蒙城北路、淮南北路等城市快速通道直通市中心,距4E级新桥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合肥一中北城校区、运动中心、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按照“全省一流、华东知名”标准打造的安徽省立医院北城医院正在规划建设,生态北城“511工程”、公共服务“1336”工程等正在加快实施;境内滁河干渠串联双凤湖、双龙湖、鹤翔湖、梅冲湖、大官塘等五座水库、上万亩水面,大别山天然山泉水顺渠而下,享有“五湖连珠、乐活北城”之美誉。 全国实力百强。形成汽车配件、现代建材、食品加工、电力电器、平板显示五大主导产业,是全省汽配生产基地,食品、建材生产大县。京东集团、江汽集团、伊利乳业、万和电气、万力轮胎、南山集团、鸿路钢构、万安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落户县内。全县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8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14家,上市挂牌企业16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7家。 中国草莓之都。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总产量突破35万吨,产值达45亿元。“长丰草莓”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安徽省第六件、合肥市第一件地理标志产品,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大县。吴山贡鹅、下塘烧饼、长丰龙虾、庄墓圆子等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享誉在外。
历史沿革
长丰历史悠久,文蕴深厚。这里商代属虎方,西周属淮夷,春秋初期属夷虎,战国时期属楚,秦代分属九江郡之寿春、曲阳,西汉属淮南国,魏晋属淮南郡,隋唐分属寿州、庐州、濠州,明清分属庐州、凤阳二府,民国时期,分属寿县、定远县、合肥县。因地处江淮要冲,素有“淮右襟喉,江东屏蔽”之称,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历史上战事纷繁,楚、吴相争,兵战不已。魏、吴交兵,战祸连年。举世闻名的淝水之战在县境东北的洛涧拉开帷幕。
县境西北部曾为战国后期楚都寿春的畿辅之地,王侯墓葬多集于此。县境中南部两汉时期设置的成德故城至今遗迹尚存。大量的古墓葬、古遗迹和数量众多的出土文物,昭显出这方土地的深沉厚重,被史家称为“古代文化地下宝库”。仅境内的离散古堆楚幽王墓一处,出土文物就多达4000余件,其中青铜器铸客大鼎、四兽平府鼎等,堪称国宝。
长丰人文荟萃,代不乏人。仅被《辞海》、《中国近代史词典》辑录的长丰籍人物就有50人之多。唐末式微,杨行密揭竿举事,称雄江淮,建立吴国,后葬于此,至今大冢岿然。清末,“八国联军”侵犯天津,著名淮军将领聂士成身先士卒,浴血抗敌,直至壮烈殉国。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吴旸谷、倪映典、吴忠信、范鸿仙、龚镇洲成为一代先驱。王庆云等组建淮上军,响应武昌首义,光复寿州城及皖北诸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崔筱斋在家乡传播革命火种,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合肥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蔡晓舟、李云鹤等发动吴山庙起义,打响合肥地区人民武装反抗反动军阀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如屏、曹云露在家乡杨庙组建中共安徽工委,成立皖北抗日游击支队,在皖北地区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新四军淮西独立团在杨效椿等的指挥下,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舍生取义,功绩彪炳青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丰更是英模辈出,不可胜数。
长丰人物
吴山铁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书法绘画艺术源源流长,民间书画爱好者不计其数。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上又孕育出一支艺苑奇葩---吴山铁字。吴山铁字以陶仁志、邓之远等一批民间艺人为代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工艺,取雕刻、雕塑、铸造工艺之长,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再现名家手迹,熔铁之刚劲与书法艺术为一体,给古老的铁字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吴山铁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先后荣获华夏奇葩艺术博览会、中国百家工艺精品展示会、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金奖。陶仁志近年来创作的2000多幅约15万字的铁字书法,楷、隶、行、草、篆书体俱全。如王羲之的《兰亭叙》,三百多言分别镶嵌在十扇古色古香的屏风上,赏心悦目,气完神足。作品收藏单位有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二十一届大运会组委会等。另外还被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方以及有关人士所收藏。邓之远的作品在北京1999年“爱我中华、弘扬国粹“艺术大展中被评为一等奖。象形字12生肖在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创意纪念品列为2008年奥运会纪念品,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长丰吴山庙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山庙会”发祥地长丰县吴山镇庙会活动影响大,辐射地区包括本县、肥东、肥西、淮南、六安等周边县市。吴山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这里民情淳朴、民风敦厚,老百姓中庸和谐、随遇而安,易于民间民俗文化的滋生和繁衍。古镇周边地上地下文物、遗址、遗存繁多。“吴山庙会”以“吴王庙”为核心,以周边广场、空地为活动场所,每年农历二月二前后,以举办祭拜法事、烧香拜佛为主旨,组织或自发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娱乐游艺、体育杂技、商品流通、科技书刊、旅游宣传、风味小吃等,集售卖、交流、参与、观摩于一体的民间民俗文化商贸活动。据史料记载,“吴山庙会”早在明朝隆庆年间就已有香火。嗣后,庙内僧徒渐多,香火日盛,遂衍生出农历二月二“吴山庙会”。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庙内外配合以各类商贸活动。1952年,庙内神像被毁,庙宇厢房改作小学教室。1982年,由吴山镇镇政府牵头,镇文化站组织,“吴山庙会”重获生机,香火又起。如今的吴山庙会以民俗文化搭台,经贸活动唱戏,成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这种以庙会为载体,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为内容,展示地方人文风情、民间习俗的系列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商贾云集、人流如潮、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庙会经济文化模式。“吴山庙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显著的地域特征、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和广泛的群众参与特征。
下塘烧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下塘烧饼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的特产。下塘烧饼干香扑鼻、外焦内软、酥酥绵绵,一直深受消费者“宠爱”。
下塘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鼎立之时,曹吴两军大战,又饿又累的曹军吃了这种做法独特的烧饼取得了大胜,下塘烧饼的工艺也流传下来。“天锅地灶”的做法,馅料的讲究,面团的劲道,使得下塘烧饼有一种“香脆酥软、鲜美肥嫩”的口感。下塘烧饼不仅走出了下塘镇,还走到了合肥、上海、南京、烟台等地。
“干葱老姜陈猪油,牛头锅制反手炉,面到筋时还要揉,快贴快铲不滴油。”这一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烧饼独具的特色。烘烤烧饼用的是穹形吊炉,炉壁悬在炭火的上方,火势能够达到均匀。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烧饼酥脆可口,还有冷却后不变硬的特点,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快餐速食需要。
长丰下塘镇的“烧饼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每年有3000万只下塘烧饼被端上市民餐桌,年产值已达6000万元。而为了擦亮这张“名片”,长丰县下塘烧饼餐饮协会已经将“下塘烧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最快在2014年上半年拿下该“金字招牌”。
持续整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