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丛书与类书的编修与刊刻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们所网罗的材料遍及历代重要著作,对古籍的保存及整理有很大的贡献,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也深具意义。
「类书」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工具书,它辑录经、史、子、集各类著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而后,历代续有编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三才图绘》,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渊鉴颣函》等等。其中《永乐大典》原是我国历史上内容最广博,卷帙最庞杂的一部类书,可惜历经劫难、散佚,至今传存的已不及原书的百分之三。而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为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分为六个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九部。全书并且收录不少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文字翔实,实为今日查核典故、考经证史的重要依据和凭借。
所谓「丛书」就是将原属单行流传的书籍,依照一定的原则、体例汇编为一部大书,再题以概括的总名,以便成套保存下来。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现今公认的丛书始祖。此后,类编群籍,总括篇章,似乎已成为丛书编纂的基本体例。明人踵武前贤,丛书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直至清代,我国丛书的编刊始迈入全盛的时期,由于文化事业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类书与丛书,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直接取材于众书,并且以原貌呈现,没有臆改篡乱的情形。而二者不同之处,则是丛书没有特定的编纂体例,只是将多种著作编印在一起,原书仍各自独立;至于类书则是由各书中择抄材料,分类编次。 类书与丛书均是古代典籍中的重要部份,也是先人智能结晶,它们为文化凭添了绚烂的光彩,也为文明的进步,留下了最佳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