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举国关注,19000字的报告“新、实、精、活”,字里行间有新思路、新表述和新举措,本着“政府说了要算”的原则,干不成的不写,写的都是2017年能做的事和民众关注的事,满满的都是“干货”,既体现了工作报告文风的变化,更体现政府治理务实的作风,要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虽然具体谈到文化产业的内容不到300字,但放眼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文化产业能提供新动能、促进新消费、带动新就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作用举足轻重,绝不是短短300字可以承载的。让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出2017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让文化产业从业者找到新的使命和方向。
趋势1:文化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
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从这些目标可以看出,政府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速度,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而2017年的预期增长目标是6.5%左右,这是为了给经济结构改革赢得更大的空间和主动,同时也表明2017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低迷之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速调低,而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却不降反增,要比去年多100万人,所以今年的就业压力加大,此外,还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这意味着传统产业要进一步压缩和转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就有一个突出的信号:拉动就业多、资源和能耗少的产业将得到优先发展,而文化产业不是依赖由物质、生态、环境等自生性资源,而是依靠知识、技术、智力、灵感等再生性资源,这类资源来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才华等非物质因素去创造财富,它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社会环境的激发来创造和再生的,正是无污染、资源消耗少的产业,也是当前中国经济亟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渗透性,直接与“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相关,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把文化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品牌和经营管理环节,既扩大就业,又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改变传统产业的价值链条,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的观念价值和经济价值,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也是要重点要发展的产业。有这样发展的大背景,文化产业应主动作为、加快创新发展,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趋势2:扩大有效文化消费
2016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2017年又提出“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就是要“扩消费”,既是为了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同时也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
我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内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关键是找准发力点。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化消费能堪当重任,既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从单纯追求“以物为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向以“人为本”的国民幸福总值转变,切实“惠民生”。此外,强调文化消费的有效性,还能倒逼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开拓艺术型、知识型、体验型、休闲型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社会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流入现代服务业,助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数字经济”和“全域旅游”,6次直接提及“旅游”,符合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2016年国内旅游快速增长,出境旅游超过1.2亿人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17年提出将“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等。
趋势3:数字创意产业乘势而上
数字创意产业进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是国家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做大做强的产业集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将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这些措施,将为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互联网发展、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推动产业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网民规模超过7.1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达到了6.56亿人,各类互联网服务应用均保持了高速增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也不断催生出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当前文化消费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更重要的是使中华文化的表达和弘扬有了更强大的技术装备优势。
趋势4:中小文化企业加快发展
2016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2017年中小企业还会“铺天盖地”,中小文化企业也将加快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提到,过去的一年,多措并举降成本,优化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文化部门下一步要争取让创意类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同样的政策,千方百计使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进一步显现。
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问题,指出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四是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五是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舍小利顾大义,使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
2017年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将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
趋势5:补足文化建设短板
政府报告中提出,要针对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结合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各行业的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补短板力度,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长期以来,对文化的投入不足、欠账多,是需要精准加力要补足的短板。既要用好各类型的财政投入和政府投资,更要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形成文化“大众消费”、“大众投入”。
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
趋势6:文化贸易扬帆出海
文化贸易要顺应2017年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的大势,用好外贸政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将落实和完善进出口政策,推动优进优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对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用好即将设立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和国内产业加快升级。
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外资准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允许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地方政府可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此举堪称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动员信号,在用好外资的同时下一步内资也可享受同样的政策。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引导对外投资健康规范发展,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必将继续成为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趋势7: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7年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保护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对于侵害企业产权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有错必纠。
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定能成就创新大业。文化企业也应加大科技创新,实现文化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
趋势8:文化产业更要注重“工匠精神”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文化产业要在做强实体经济,强身健体,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2017年,政府将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些要求,也应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
趋势9:文化治理上新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将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把社会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而文化方面,2017年特别要勇于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文化文物单位内部活力,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使文化资源“活起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7年要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要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相信这些政府职能的转变,必将提高文化治理能力。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凡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凡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凡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行为,都要坚决制止。
趋势10:文化产业要真抓实干
李克强总理坚信地说: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这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要勇往直前,坚决闯过这个关口。
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出来的,再创新业绩还得靠实干。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不能简单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能纸上谈兵、光说不练。具体到文化产业,既要研究文化资产特性、文化企业经营规律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协调;既要用好各类型的促进政策,也要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既要强调市场的统一性、公平性,也要考虑文化“特殊性”。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竞相推动科学发展。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对重点任务,要铆紧各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强化督查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广大干部要主动作为、动真碰硬,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