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馆情介绍 读者指南 书目检索 共享工程 古籍保护 地方文献 信息公开 读者留言
新闻动态  
本馆动态
文件资料
通知公告
报刊选读
基层动态
宣传活动
读者园地
业界动态
年报计划
服务数据
本馆动态
· 长丰县图书馆特开展“童… 05-05
· 长丰县图书馆组织开展“… 05-04
· 县图书馆开展“阅读润心… 05-02
· 长丰县图书馆开展“以劳… 05-02
· 长丰县图书馆开展“科普… 04-30
· 县图书馆开展五一节前安… 04-30
· 长丰县图书馆开展了“四… 04-28
· 长丰县图书馆举办“长图… 04-28
本馆资源  
通知公告
安徽省文化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添加时间: 2012/9/29 10:31:22 来源: 作者:长丰县图书馆 点击数:3089
     安徽省文化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皖文人〔2012〕32号

各市、省直管县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厅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省文化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现将《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




                                                                                                                            安徽省文化厅

     2012年9月19日

  附件


安徽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省文化系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文化系统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双轮驱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加快进度,形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加快皖风徽韵 “走出去”步伐,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地域文化为特点,兼收并蓄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安徽文化开放新格局。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继续强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在1至2年内全面完成改制任务。对完成转企改制的经营服务性文化单位,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品牌。积极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在3至5年内,努力再形成若干个整体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文化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挂牌上市。整合转制后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演艺资源,以培育安徽演艺联盟和演艺院线为重点,采取积极措施,扶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良好市场前景、整体实力较强的演艺企业,尽快实现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积极实施安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战略,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企业的外向发展。

  (二)增强发展活力,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

  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强化公益属性,明确功能定位,确定职责任务。制定和完善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标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办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质量。推进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实行薪酬制度改革,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实现由固定薪酬向绩效薪酬的转变,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广泛、高效便捷、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激发内在活力,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实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力扶持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民办公助”的有效方式,对各类具有公益性功能的民办非营利文化机构,在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予以积极扶持,努力形成共建共享的服务格局。对企业和个人通过一定的机构或部门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助,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享受应税所得额扣除。

  (四)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将文化建设的投入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十二五”末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对国有文艺院团和其他文化企业所生产的优秀作品及提供的文化服务,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及以奖代补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坚力量,公共财政应着力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坚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地方政府应切实做好财政保障。为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应切实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争取在“十二五”末,公共文化事业支出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到2%。

  (五)实施精品战略,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 “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积极挖掘安徽文化的丰厚底蕴,以重大历史题材、革命题材和现实题材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继续办好中国农民歌会、“江淮情”等品牌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精品创作生产新机制,研究制定精品生产的扶持和奖励政策。注重把优秀传统文艺样式与时尚元素、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文艺精品更多地占领市场、更好地走进观众,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六)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建设文化强省的政治责任,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文化发展建设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建设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评估办法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绩效和评估制度建设。各公益性文化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和完善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准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质量,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七)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先导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研究出台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鼓励社会投入文化产业的措施,建立安徽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继续坚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跨地区、跨领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加快文化科技融合,扩大文化产品消费。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精心打造安徽文化企业品牌,提高我省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促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重要支撑。

  (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探索和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完成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人员配备。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规定和办法,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化文化市场,确保文化市场安全。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文化产品审核机制、作品评估机制、创作投入机制和展演补贴机制,引领和推进文化产业和服务的健康发展。

  (九)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以文化人才优先发展引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六个一批”拔尖人才工程、安徽文化名家工程、“青年文化英才”扶持工程,重点培养文化领域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每年选拔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引领安徽文化发展的名家大师。紧盯文化发展急需的紧缺专门人才,切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灵活、柔性引才机制,汇聚更多人才致力安徽文化发展。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制定智力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鼓励文化企业采取股权奖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激励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对承担重要文化活动、重要文化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利润分配等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其专业造诣、工作业绩、社会影响等,经有关程序可破格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不受单位性质和学历、资历等限制;文化企事业单位可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申报设置特设岗位,聘任紧缺文化人才、高端文化人才。继续实施文化系统大培训,与中央党校、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着力培养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宏观布局的调控与市场需求的引导,多层次地培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事业与产业人才结构。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加大对优秀文化人才的宣传推介,充分激发各类文化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

  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体制改革领导机构,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各市文化主管部门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深化改革的具体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并确定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指导、协调和处理文化体制改革的日常工作,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二)认真实施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各项纪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三)严格纪律

  各地在改革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出台重大改革措施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或备案。



网站首页 | 馆情介绍 | 读者指南 | 书目检索 | 共享工程 | 古籍保护 | 地方文献 | 读者留言 | 安徽文化云
版权所有:长丰县图书馆 | Copyright @ 2011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支持:安徽三户网络
为获最佳浏览效果,推荐使用1024x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备案号:皖ICP备19015710号-1
您是本站第位访客!
关闭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

《新东方素养微课堂》
汇雅电子书
2023全国两会知识服务平台
时夕商业领袖
时夕乐学网
时夕乐听网
时夕乐考网
上业宝宝智库
百科视频
多纳智慧魔方第一季
长丰县草莓文化特色库
长丰县共享工程支中心
全国各地报纸当日电子版
关闭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

共享工程企业版
共享工程社区版
共享工程农村版
共享工程少年版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